前言
“起夜不用打手电”、“污水排放不熏人”,这些看起来简单的需求,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已不再是困扰,但仍有一些地方,人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短信特邀送59元网站乡村振兴以及精准扶贫战略的部署,助力美丽乡村转型升级,全面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短信特邀送59元网站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服务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4月初,建筑短信特邀送59元网站副院长丁奇、党委副书记王秉楠、辅导员黄庭晚与短信特邀送59元网站本、硕学生十余人共同组成志愿者服务团队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景阳镇土关村,就乡村发展现状、乡村规划等内容展开为期三天的调研工作,以精准扶贫为目标,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脚踏实地,全面调研了解现状
4月4日晚,志愿者团队抵达土关村,丁奇和王秉楠两位老师详细介绍此次调研的目的及意义,次日一早,调研团队奔赴村内,与土关村村两委干部展开了座谈,详细了解土关村村委编制、村民生活等基本情况并制定调研方案,对调研团队进行分组,划定各组调研片区,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展开调研。通过入户访谈、无人机取景、创建全村3D模型等多种调研方式,为后期村庄整体规划打好基础。经过一天的走访调研,在村民的热情配合下,团队共收集到全村159户村民数据,全面了解到村庄发展现状,搜集现状问题,以便后期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乡村规划方案。
深入挖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4月6日,为更好的挖掘村内历史与文化,思考乡村产业调整方案,调研团队与村委会共同举办了“土关村文化寻宝鉴宝大会”,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宝贝进行展示,包括刺绣、手札工艺品、剪纸等传统工艺品,更端来了丰盛美味的传统美食,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技艺的匠心独运。寻宝鉴宝大会结束后,志愿者团队将几天的调研成果剪辑成电影短片,通过放映同学们投身于服务村庄建设、挖掘村庄潜力的视频,让村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村庄,志愿服务团队希望通过深入的现状调研,更好地服务于建设美丽乡村,表明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淳朴民风,打造和谐宜居乡村
4月6日下午,团队成员与村民们共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联欢会,村民们纷纷穿戴好民族服饰,拿着乐器和道具,在文化广场上唱着民族歌曲、跳起民族舞蹈。在热情的舞蹈和欢快的歌声中,志愿团队也不禁融入其中,留下在这个美丽村庄的美好回忆。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日常生活,志愿者团队在调研期间借宿在村民家中,与村民吃在一张桌上、睡在一张炕上,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他们的淳朴和好客,也通过亲身感受到了解到了村庄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结语
三天的调研之行圆满结束,志愿团队带着调研成果返回北京,随后即将着手开展数据分析并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即时将阶段性成果反馈给土关村村民。此次调研之行,是对现代青年的历练,让大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运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不断激发大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大学生称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攻坚力量,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五共”村庄发展模式。